close

冷氣管路包覆泡棉管實驗車款:Altis 1.8(2002年)

 

冷氣系統性能測試條件如下(Miller冷度測試程序):

1.在室內測試。

2.打開引擎蓋。

3.四門車窗玻璃搖下。

4.冷氣溫度調到最冷。

5.調至正面吹臉部的出風口位置。

6.調至空氣內循環。

7.鼓風機風量調最大,AC開關ON。

8.引擎怠速運轉10分鐘。

 

步驟一.環境溫度28℃ ,濕度54%:只有接壓力錶。

高壓:12.5kg/c㎡以上(超過15.5kg/c㎡,風扇開始高速運轉,壓力降至12kg/c㎡變低速運轉)

低壓:2.3kg/c㎡

冷媒視窗:透明

冷凝器風扇:高速運轉

出風口溫度:9.5℃

 

步驟二.環境溫度26.5℃ ,濕度59%:更換儲液筒乾燥過濾包(前段及濾網有金屬屑)、管路清洗、補充冷凍油及油精、R 134a 冷媒充填540g 。

高壓:14.5kg/c㎡(如果冷凝器風扇仍高速運轉,壓力會更低)

低壓:2.2kg/c㎡(等同蒸發器溫度/中央出風口溫度,數據下降,中央出風口溫度也降低0.5℃)

冷媒視窗:透明

冷凝器風扇:低速運轉(冷凝器散熱效果提升,尚未超過15.5kg/c㎡/冷凝器風扇高速運轉)

出風口溫度:9℃(如果冷凝器風扇仍高速運轉,溫度會更低)

 

步驟三.環境溫度26.5℃ ,濕度60%:引擎室內的高、低壓管路包覆泡棉管(冷凝器散熱未強化)。 

高壓:14.5kg/c㎡

低壓:2.2kg/c㎡

冷媒視窗:透明

冷凝器風扇:低速運轉

出風口溫度:9℃

 

實驗結論:

 

1.引擎室內的高、低壓管路包覆泡棉管在打開引擎蓋的狀態下測試,對高低壓力及出風口溫度幾乎沒影響,是意料中的結果(熱空對流與輻射熱量易發散),但壓力與溫度數據完全沒有明顯改變,還是有一點做白工的感覺,不過行駛市區在大太陽曝曬與引擎蓋關閉下,高、低壓管路吸收的熱量就不會這麼少,這時才有發揮效果的空間。

 

2.冷氣管路包覆隔熱棉,以實驗的數據來看,除非冷氣管路會非常接近與吸收高溫熱源,一般車輛冷氣管路包覆泡棉管,對管路壓力、出風口溫度降低的效果非常小(小到一般的壓力錶與溫度計看不出差異),冷氣管路包覆泡棉管對橡膠材料隔絕輻射與對流熱的幫助較大(延長壽命),同時可避免低壓管路外表水份冷凝滴水的問題(冷凝水對零件生銹、電路接頭接點有負面影響),有益無害,冷氣管路包覆隔熱棉不能期待可明顯提昇冷房效果,而添加冷凍油精(能不加就不加)、強化冷凝器散熱等效果,對冷房效果提昇的直接效果會遠優於冷氣管路包覆泡棉管的結果。

 

有人認為冷氣管路未包覆泡棉,引擎室的熱量會透過冷氣管路的熱傳導送至蒸發器上,在引擎熄火後,冷氣管路吸收的熱量會讓蒸發器加熱(冷氣管路吸熱與散熱的效果有限),產生高溫潮溼的條件,蒸發器附著的異物容易發霉產生異味,不過蒸發器既然能吸熱,反過來說也容易散熱,即使引擎室的熱量會透過冷氣管路的熱傳導送至蒸發器上,這少量的熱量很快就會發散,車輛熄火靜置時,會加熱蒸發器本體的最大熱源,其實是太陽與暖氣水箱產生的熱量,所以Miller冷度測試程序為了避免太陽與暖氣水箱干擾測試結果,一定是在室內進行測試(避免陽光加熱車體),要確認冷熱空氣混合閥門是否關閉不良,也有一定的測試程序(避免暖氣水箱加熱冷氣的通道),以避免太多的熱源影響測試數據。

 

相關討論請參考:

 

到達目的地以前,有必要先將A/C開關OFF(壓縮機停止運轉),繼續開送風嗎?

 

為什麼車內有異味?如何保持車內空氣清新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ller 的頭像
    Miller

    誠天汽車冷氣

    Mil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